Search


餐桌上的哲學:人有吃相,菜要好樣

我吃西餐往往比中餐更猛,甚至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餐桌上的哲學:人有吃相,菜要好樣

我吃西餐往往比中餐更猛,甚至如入無人之境,若好吃,狼吞虎嚥,連芝麻粒兒也不留;若難吃,則搗毀切碎,直至面目全非為止。

遊法期間,光臨一家駐法代表處推薦的餐廳,據說因為地利之便,法國官員與議員多來此用餐兼開會,我腦袋中忍不住想起緊臨立法院和行政院的喜來登飯店,應該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。

前菜是厚身燻鮭配燉蔥韭,主菜是燉犢牛菲力,菲力就是腰內肉,頭大尾細,最好吃在中段,但我偏偏分到最硬的菲力頭。

不開心,不公平,左右同伴都是木頭柱狀體的牛柳,只有我像山形不規則的土石流,大家都說不錯,我覺得滿口渣。

看著這坨肉,手癢了起來,用叉子把犢牛慢慢壓扁,壓成一絲絲的碎肉纖維,挑出幾絲裹上肉汁,裝模作樣送入嘴裡,用大門牙囓食。

「拜託,妳嘛吃好看一點!這塊肉已經慘不忍睹了。」坐在我對面,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張玉欣終於受不了而出言制止,我猛然驚覺自己的行為無禮又幼稚。

張玉欣,全國最會做臥底美食評鑑的人,從苗栗客家菜做到全台團餐,前前後後十餘年,甚至跑去上奧客訓練,是三商行董事長翁𦘦喜栽培的餐飲專家。

早期四處收書,豐富中華飲食圖書館的資訊,近幾年籌辦「料理·台灣」,成為業內必讀刊物,張玉欣還擔任台灣慢食協會會長,貫徹公平,安全,平價的飲食態度,是日日都在努力提升餐飲水準的人。

眼前的這盤碎肉,正反咉我的任性和沒水準,我以為西餐是自己吃自己,怎麼吃不會影響到別人,卻疏忽了同桌人的觀感,吃西餐,再上一課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中廣流行網103.3超級美食家,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1:07至12:00,每周一至周四晚?
View all posts